立博原标题:世界建筑导报 NO.208 数字媒体时代建筑类学术期刊办刊思考与探索——《新建筑》杂志的一些尝试
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媒体时代中探索发展之路,对传统纸媒学术期刊而言是极大挑战。当今的建筑专业杂志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办刊之路,是办刊人的共同目标,各期刊亦有各自经验与教训。文章分享了《新建筑》杂志近年办刊探索,冀同仁参阅和批评,以期为修正新时代学术期刊办刊路径提供一定参考。
进入新世纪20年代,新媒体、全媒体、融媒体、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这些与数字技术和网络媒介相关联的概念,从内涵到技术手段迭代出新,不仅更新了人们关于媒体的认知,而且深深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期刊杂志视角看,由于自身处于信息处理的前端立博,受影响的程度极大。面对新媒体浪潮的冲击,各类既有传播模式正经历迅速转变的阶段。学术界延续数百年的纸媒杂志,近20年来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服务个性化的新媒体环境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大数据存储、信息传播的迅即度、时效性,以及良好的交互性,都是传统纸媒无法比拟的。
传统学术期刊于当今时代遭受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数字技术与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冲击,让传统的办刊人常处于茫然、焦虑、不知所措的状态,更甚者会对纸媒期刊可持续发展信心不足。以下试总结当下建筑类学术期刊出版形势的四个特点。
“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承载能力明显落后于我国科技成果的产出水平”。国内建筑类杂志,总体上看数量并不多。尽管这些年也有一些新的杂志创刊,但获得正式刊号,并能持续稳定发行的学术期刊并不多。从目前建筑学界和业界的发表需求看,由于各类高校与科研机构对于学术成果发表越来越重视,研究产出较之既往(20年前)大大增加,因而对期刊类文章的刊发数量要求更大。相对而言,目前学界各纸刊平台能提供的总出版量并不能满足需求。这与宏观上中国科技期刊的状况相类似。这样的供需关系决定了各学术期刊载文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一直以来,学界就有声音质疑目前的期刊评价评级的科学性。建筑类期刊中此类评价机制问题尤为突出。众所周知,其他科学类期刊通常依据“被引率”统计得出用以评价期刊影响力的“影响因子”,但这在建筑类学术期刊评价中却一直存疑。“唯影响因子论”使得一些原本影响面大却不符合“因子计算数据”的建筑专业期刊面临尴尬局面。如一些重要的作品发表(作品品谈、新作推介类文章),甚至一些建筑评论的内容,向来很受读者欢迎,但其“被引率”从来都不高,有些甚至几乎不可能被引用;再如一些重要的“冷门”但属“前沿”的学术话题受众面不可能大,其被引的可能性也比较低。由于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建筑类学科特点缺乏了解,容易导致事实上很有影响但“影响因子”数据却不高的建筑类杂志未被列入其认定的重要学术期刊目录。以至于有些杂志甚至为了提升“因子”数据而拒了许多原本很有特点,真正可能“有影响”的投稿。
作为专业媒体,学术窗口的作用十分重要。人们更希望看到学术界“百花齐放”的景象,希望看到不同类型的成果和思想观点以不同形式进行碰撞和交流。然而今天建筑学术界的各杂志期刊却一直有着趋同的现象。或许正是由于“唯影响因子论”的影响,各杂志以刊登“高被引”论文为首要目标,因此,杂志相互之间从办刊目的、版面形式到刊发内容上都没有拉开距离。更有一些以大量收取版面费为目的的“放水期刊”,文章粗糙、编校错误、版面失当,基本放弃了学术标准,纯市场化运作,通过质量放水而获取“经济效益”成为其唯一追求,已严重偏离了出版以内容质量为先的核心价值。
数字时代的来临不可逆转也无法回避。建筑类传统纸媒期刊如何在其中找到适合的生存方式?我们相信各家有各家的应对举措。因为各杂志的定位不同,各家做法也会不尽相同。有些是主动融入,甚至迅速转型,将数字出版作为主要的传播形式。显见的做法有:一些期刊迅速建立了网站和自媒体公众号,并成立新媒体编辑团队,率先推送形式活泼的专业信息;另一部分杂志在经历一段时间踟躇观望后,“三思而后行”,审慎地向数字媒介一步步迈进;亦有部分杂志重心仍然不作变动,初心不改,一直致力于按传统纸媒方式办刊。以上各类做法都是可以理解的。总体上看,传统纸媒融入数字时代难以一蹴而就;对于一些杂志来说不仅需要融入的勇气,还需要具备相应的设施条件和更高素质的编辑人才储备。
经由自清华来华中工学院创办建筑学专业的周卜颐先生主导,有着创办《世界建筑》丰富经验的陶德坚先生倾力推动,《新建筑》于1983年10月推出创刊号(图1)。作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新建筑》一开始就以重视国内外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探索为办刊方向,数年之后便成为我国建筑学科群的重要刊物之一。正如张伶伶先生评价:“《新建筑》依靠自己的学术风格涉略了更广泛的学术领域,对于一片贫瘠的理论界来说,这是一个号角,一个标志……”《新建筑》曾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首届国家期刊奖、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多次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科技期刊,连续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中国最美期刊”等荣誉,目前已被列入由中国建筑学会作为牵头单位编制的《建筑科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40年来,杂志一直秉承“带给您新鲜学术空气”的办刊宗旨,致力于呈现与传播建筑学科新思想、学术研究新视角和新成果,受到学界和业界同仁的关怀和爱护。《新建筑》杂志坚持以创新为源,充分挖掘“新”特色,走期刊品牌化的道路,从而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学术水平。
回顾40年办刊历程,和国内许多建筑杂志一样,《新建筑》的成长,经历了艰辛跋涉、探索转型的酸甜苦辣。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陶德坚等多位前辈退休,加之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曾经参与《新建筑》杂志工作的同事相继离开编辑部,杂志一度进入低谷状态,从稿件采编到经济运作都面临种种困境。好在当年聘请了卓有声望、年富力强的布正伟先生担任主编,加上学界新老朋友的支持,使得杂志仍然能够稳定出刊。后又由袁培煌大师担纲主编和组织学术委员会重任,杂志方能继续保持在学术界的活跃度,办刊质量稳中有进。
(左起:创办主导者 周卜颐,首任主编 陶德坚,第二任主编 布正伟,第三任主编 袁培煌)
进入21世纪,面对扑面而来的数字网络技术的冲击,习惯于按传统纸媒办刊方式运作的编辑部同仁,一度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社会形势的变化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办刊改革的新思路。
首先便是关于学术高地的坚守。我们看到,尽管数字媒体技术突飞猛进,但基本上还是呈现方式的变化。而传媒的核心是传播内容,即杂志刊载的“对象”永远是传播的主体。对于一本学术期刊来说,获得优质的稿源并对其进行高品质呈现,是学刊的灵魂。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对多种信息怎样选择和处理,又以怎样的立场和形式进行传播显得更为重要。媒体的取向,决定了该媒体对所传播信息的选择、组织及影响预判。因此作为“传播者”角色的办刊人,如何获得优质稿源,在任何时候都是第一要务。
新建筑杂志近20年在学术品质谋划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具体做法是栏目化与专题化结合,每期组织一个主题专栏。我们认为,对于期刊编辑部来说,保持学术敏感性,追踪学术前沿十分重要,如此才能与时俱进。编辑部的编辑团队是办刊的擅长者,但编辑不等于学界专家。因此,凝练专栏主题需要与学术界各个领域进行广泛联系。《新建筑》编辑部的做法是,充分发挥“执行编委”的作用,每年邀请学界中青年学者,举办不同形式的研讨会,为期刊选题服务。
作为学术媒体,其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发挥学术交流的平台作用。这种交流不仅仅是办一本建筑专业学术刊物,还为观察当代中国建筑提供了路径,如主办或协办各类学术研讨会、策划展览、组织作品品谈会、组织专题项目考察等等,展现出更为丰富的媒体价值。我们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教育、设计机构展开合作:每年邀请一系列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并作相关研讨,如“新建筑大家讲会”目前已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上百场专家讲座,“新建筑论坛”至今也已连续举办了17届;而在一系列活动组织的过程中,编辑部从单纯办刊向外拓展出活动策划等功能,探索市场化运营之路。此外,每一次学术活动的组织和跟进,都有可能是一次专栏选题的凝练机会,因此《新建筑》编辑部一直“比较忙”——忙于出刊,忙于“活动”。我们希望,一个杂志社,其职能不仅仅是“办刊”,更重要的是能发挥媒体平台的作用。
如前所述,数字时代对传统纸媒的影响是巨大的,且无法避免。作为传统学术期刊立博,必须清醒认识到网络媒介、数字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并主动拥抱这个新时代。我们认为当下传统纸媒与现代网络媒介的融合亟待推进。《新建筑》杂志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一些与数字时代关联的常规动作,《新建筑》多年前就已引入并持续推进:如建立专属微信公众号、期刊网站、线上投稿及网络审稿,即数字采编工作等等。如今,这些已成为编辑部常态化的工作,各家杂志也都在做。但我们有一些进一步的思考和尝试:其一,不可“照搬”,即网络媒体的运用方式不能只满足于把纸版杂志的内容照搬到网上,那样的话与提供免费电子书没有太大差别,没有真正利用互联网优势,不是真正的网络媒体;其二,不作“转运”,网络媒体不能只靠“转运”其他媒体的资源,没有信息增量就不能体现传媒本身信息“工厂”的生产性特征,意义并不大,更何况还涉及信息内容的版权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尝试供参考。
在新媒体上推送纸媒上“长篇大论”的文稿时,需要重新加工和提炼。这是为了满足网络高效传播和随机阅读的需求。新媒体时代,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太多,信息“爆炸”的结果就是“知识碎片化”,受众从手机等终端上获得的信息也大多呈现“碎片化”特点。因此,可对传统纸媒上动辄近万字甚至更长的文章做进一步处理,将其加工成精炼的“短信息”,以适应受众碎片化的时间分配。
“互动传播+反馈机制”是新时代数字媒体架设于期刊与受众之间的桥梁,弥补了传统纸媒在读编往来交流方面的不足。事实上,以往建筑类期刊传播的部分内容,如作品评析、新作视窗及争鸣类文章,更适合在新媒体上互动。数字媒体的及时性和交互性特点非常符合这样的需求。
在今天,期刊社完全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网络大数据,对读者、作者进行调查,以了解各种信息发表需求;对各专题类发表文章进行比较分析;甚至可以了解到各类人群的阅读兴趣、习惯和偏好等等。显然,这些信息对于学术期刊的准确定位、调整办刊方向、优化传播方式等方面都是十分有利的。
还可通过新媒体建立包括本刊各专题的作者群立博、读者群、审稿专家群等等“智库”。可建立有多种形式的媒体智库。《新建筑》杂志除了通过编审稿件与作者“交朋友”外,还会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建立多种“学术圈”。通常举办一次学术活动,便建立一个具有共同学术话语体系的交流群,而杂志也收获了一个可持续的专栏。近十余年,《新建筑》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规划学院举办了近20次“新建筑论坛”,基本上均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现已形成了一种活动“模式”(图3)。
作为一个办刊40年的“老牌杂志”,《新建筑》尽管尚能稳定地出刊运行,但依然面临许多新问题。尤其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办刊人更需要与时俱进地变革办刊方式,如此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至少有如下种种。
与许多杂志一样,开设一列网络传播形式如公众号、微博、网站等等并不难,难在如何予以稳定维护和运营。《新建筑》曾经从简单搬运纸质版稿件开始推进,结果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而这些传播形式的日常维护和运营,势必需要编辑人员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为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成立专门团队,与纸刊出版并行运作。《新建筑》杂志目前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网络发布的方式通常被认为应该是大有潜力的。它具有传播速度快、几乎不占物理空间且海量存贮等优势。但到目前为止,中文网刊普及率并不高。这主要与学界认可度密切相关,而认可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网络发布内容的规范性通常不足。到目前为止,建筑类杂志的网络发表依然没有一个官方认定的机制。此外,对于专业媒体来说,网络发布信息内容的“短平快”特点,契合“碎片化”的当代传播特点,但往往也伴随着其内容的专业深度不足等问题。
新时代对专业编辑人员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建筑类学术期刊来说,传统纸刊编辑队伍最好是具有建筑学学历、具备一定专业理论水平和文字功力的专门人才;而在今天,编校人员对于各类软硬件尤其是互联网知识的掌握程度,已成为其能否胜任编辑工作的重要因素。
以上虽是各家期刊杂志共同面对的问题,但由于各家资源与应对策略不尽相同,效果亦有差别,因此同行间相互交流便显得十分重要。展望未来,各期刊对于运营渠道的多元化拓展或许是一个主流趋向。在这个多方位与立体化的传播、网络运营、电子版销售等多种数字媒体形式与传统纸媒并存的时代,如何与之拥抱,如何把握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修正建筑类专业媒体发展路径,各家的经验教训值得交流分享。
世界建筑导报NO.208学术论坛专业期刊介入中国当代建筑批评的作用路径与模式——新媒体时代学术纸媒发展的经验与思考
世界建筑导报 NO.208 建筑期刊的身份之辩:以《世界建筑》为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