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在这里,风声、鸟声、笑声融入到淙淙的瀑布声中;山青、水绿、松翠交织成自然的水墨画卷;花海、村舍、农庄点缀了山村恬静的美,这里就是桃江县松木塘镇松木塘村。
4月1日,沿着黝黑的牛大线一路走进来,只见秀美的桃花湖、壮丽的飞水岩瀑布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或停车驻足,或挥臂欢呼,享受大自然的秀美和清新。近年来,松木塘村注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活跃和丰富村里的乡村文化生活,提升传统农业的附加值,推动了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的力量。
松木塘村紧靠桃花湖,村里有飞水岩瀑布、石门开等景点,还分布着4棵数百年的古枫树。“守护绿水青山是我们世世代代的责任和使命。”村党总支书高文明说,因紧靠桃花湖的缘故,保护水资源是当地不成文的约定,不搞大开发,不发展工业,多年来松木塘村经济发展并不显眼。
但大自然对松木塘村的馈赠又是很慷慨的。每年春到桃花湖赏万亩紫云英,夏到飞水岩瀑布消热避暑,秋到古树下聆听“枫先生和腊小姐的传说”,冬到八一农场吃高山跑猪肉的游客络绎不绝。
摸清这些资源后,在市文旅广体局等单位的历任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坚持和努力下,松木塘村决定走生态旅游发展道路。村里对飞水岩瀑布景区道路、安全设施进行了修缮,新修了游步道、游客接待中心,在桃花湖引进游船,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在原有自然资源基础上,工作队带领松木塘村想尽办法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前几年,政府盘活了在飞水岩瀑布必经之路上的一块闲置土地,种植了紫荆花,眼下正是紫荆花的盛花期,紫色的花簇在绿色的村庄里浮起,格外明艳醒目,成了村里又一个网红打卡点。
赏花、观瀑布、游湖等旅游项目带给村里的经济效益是很明显的,村里成立了飞水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飞水岩景区接待游客年均近10万人次,桃花湖游船接待游客年均近1万人次,村里涌现了农家乐10余家,旅游资源给当地人带来的收入年近40万元。
当地人说,松木塘有四宝,刁子鱼、腊肉、红薯粉、剁辣椒。其中刁子鱼采用柴火灰熏香,纯手工制作保持了鱼的鲜嫩,肉紧实而有弹性,食之满口生香,不能停箸。
松木塘村山多地少,人均不足5分地,但松木塘村人勤劳,几乎家家都有制作红薯粉、剁辣椒、熏制腊肉、酸枣皮、竹笋等农副产品的习惯。
历任的工作队通过大量的宣传、走访,鼓励村民们将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市文旅广体局在村里连续三年举办了“消费扶贫节”活动,推动村民农副产品销售,增加村民收入。
制作刁子鱼的龙学红夫妻二人是发展传统产业的直接受益者。夫妻二人育有两个女儿,近些年来,二人在家制作农特产品,村干部、工作队帮销售立博,目前两个女儿均已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夫妻二人没有负债,账上略有结余。用龙学红的原话说,勤劳可以致富。
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对一个村来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高文明肯定地说,是移风易俗。
过去当地人好面子,喜欢攀比,性格执拗,特别是办红白喜事,讲究排面,你追我赶。因桃江牛田至安化大福的牛大线穿村而过,村民将拱门、气球摆放在路边,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且屡劝不止,一度让村两委很是头痛。
2023年,松木塘村成为我市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第一批重点村后,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下定决心改变这一现象。
村干部胡喜群是一位文艺活跃分子,“90后”的她号召力强,曾多次和村里20多位同龄人参加了镇里举办的广场舞比赛并获得了名次。
文化振兴就是要挖掘村里的内生动力立博,高文明建议,由村干部胡喜群担任队长,组建一支“红枫文艺队”,统一办理红白喜事,以此杜绝这种铺张浪费现象。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村民们也纷纷表示支持。
胡喜群分年龄阶段编排了花鼓戏、现代舞、快板等50多个节目,村里也借势修改了村规民约,对婚嫁礼金、酒席规模、菜品档次、烟酒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原本村民办一场喜事多的要花10余万元,现在基本3000元就可以搞定。”高文明说,2023年来,村里帮村民办理红白喜事40余场,总共为办酒席的村民节约30余万元。
以文化人润无声。村里举行了多个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市文化馆每年暑假在这里义务为留守儿童举办文艺班和绘画班等等,潜移默化的引导,让松木塘村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逐步提高立博,群众参与村级公益事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文明乡风扑面而来,一个内涵丰富文化多彩的小山村在桃花湖畔美丽绽放。